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一)专业名称 会计信息管理
(二)专业代码 630304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及社会青年,脱产学习。
学制、学历:三年制 专科
三、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面向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掌握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财务会计、数据分析、财务管理、纳税申报、财务软件应用等基本理论和信息化操作基本技能,能胜任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纳税申报等工作,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感恩之心;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取得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
(6)具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利用工具书阅读一般的英文资料;
(7)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8)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9)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10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2、专业知识
(1)了解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管理学、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原理;
(3)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4)熟知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5)掌握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基本理论;
(6)了解与企业相关的税种征收规定及计算方法;
(7)了解纳税申报的方法;
(8) 掌握会计电算化核算的基本理论;
(9) 熟知财务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10)掌握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11)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12)了解收集经济数据、分析经济数据的方法;
(13)熟知撰写经济事项申请、报告、分析等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1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职业能力
(1)会计基本能力:能针对企业资金运动状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正确、完整、及时反映和监督的能力;
(2)财务管理基本能力:能依据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基本理论,撰写筹、投资方案,强化资金管理和利润控制的能力;
(3)经营管理基本能力:能在企业管理流程、内部控制等方面提供合理化建议的能力;编制财务预算,为管理管者提供财务预测、决策优选方案的能力;
(4)信息管理基本能力:能根据统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的知识,对企业的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
(5)财务软件应用能力:会使用用友、金蝶、税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网上报税工作。
(6)写作能力:能条理的撰写经济应用文。
4、职业资格证书
表1 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技能)名称 |
证书等级 |
取得时间 |
计算机 |
计算机文化基础合格证书 |
第一学期 |
英语 |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
第四学期 |
会计从业资格证 |
|
第三学期 |
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
初级 |
第四学期 |
初级会计证书 |
初级 |
第五学期 |
四、就业领域与职业岗位
(一)职业领域
该专业主要面向莱芜及周边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重点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财务软件应用等相关工作。
(二)职业岗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有:
(1)会计核算岗位
(2)财务管理岗位
(3)纳税申报岗位
(4)信息管理岗位
(5)财务软件应用岗位
五、课程设置
表2 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必修课 |
职业素质课程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2 |
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4 |
3 |
形势与政策 |
3 |
4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4 |
5 |
经济数学 |
4 |
6 |
大学英语 |
8 |
7 |
体育 |
6 |
8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2 |
9 |
财经应用文 |
2 |
10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11 |
军事理论 |
2 |
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课程 |
12 |
基础会计 |
6 |
13 |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
2 |
14 |
管理学基础 |
2 |
15 |
统计学基础与实务 |
4 |
16 |
经济法实务 |
4 |
17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4 |
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课程 |
18 |
财务会计实务(一) |
4 |
19 |
财务会计实务(二) |
4 |
20 |
成本会计实务 |
4 |
21 |
税务会计实务 |
4 |
22 |
财务报表分析 |
4 |
23 |
会计信息化 |
4 |
24 |
财务管理实务 |
4 |
25 |
ERP沙盘模拟经营 |
2 |
26 |
Excel在财务中应用 |
4 |
综合实践课 |
27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
2 |
28 |
公益劳动 |
2 |
29 |
军训及入学教育(含专业认知) |
2 |
30 |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
6 |
31 |
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 |
4 |
32 |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
18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33 |
市场营销实务 |
2 |
34 |
财政与金融 |
2 |
35 |
管理会计实务 |
2 |
36 |
西方经济学 |
2 |
37 |
证券投资实务 |
2 |
38 |
项目投资学 |
2 |
39 |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
2 |
40 |
货币银行学 |
2 |
素质拓展选修课 |
见学院公共选修课 |
|
|
创新创业选修课 |
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选修课 |
|
六、毕业要求
(一)课程考核成绩要求
1、成绩构成
由过程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50%两部分组成
(1)过程性考核(50%):主要从学习态度、出勤情况(5%)+课堂发言、讨论情况
(15%)+吸收新信息能力(5%)+团队协作(10%)+项目成果(15%)等方面考核。
(2)终结性考核(50%):主要是期末考试成绩。
2、过程性评价标准
(1)学习态度、出勤情况(5%):采用灵活的考勤方式,并记录于教师教学动态表。
(2)课堂发言、讨论情况(15%):发言的主动性及回答质量。
(3)吸收新信息能力(5%):从搜集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角度考核。
(4)团队协作(10%):根据小组分工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考核。
(5)项目成果(15%):根据完成的每个项目所展示的成果综合考核。
各门课程要求考试及格。
(二)实践考核成绩要求
实践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课内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的考核。
1、 课内实训
以课程标准为大纲,完成课程实训任务。由任课教师根据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办法批改后评定,凡评定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的计入过程性考核成绩。
2、综合实训
根据《澳门所有游戏网站平台实习教学管理办法》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学生按照实习实训大纲要求完成每项实习实训任务后,撰写实习实训报告,由任课教师根据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办法批改后评定,凡评定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的可获得该项目规定的32学分。
3、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三年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考查。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根据《澳门所有游戏网站平台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每名同学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本专业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课题由教师选定,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一般一位教师负责指导10名学生的论文,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
要求:在系的统一安排下,指定教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调研和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的选题要结合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工作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实习应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时间不少于3个月,并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经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凡评定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的可获得该项目规定的10学分。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要贯彻安全第一、三方共管、全过程管理的指导思想,明确校方、企业方、学校专业老师及班主任、企业师傅、学生的职责和任务。实习结束需整理的教学文件和资料包括:(1)顶岗实习协议;(2)顶岗实习计划;(3)学生顶岗实习报告;(4)学生顶岗实习成绩;(5)顶岗实习周志;(6)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7)顶岗实习考核表、实习经历证明等。
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的成绩记入毕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三)证书要求
实行多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英语等级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应获得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级证书,或获得全国公共英语考试三级证书,最低标准是通过学院组织的外语等级考试,但不能获得多证制的相应学分。
普通话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等乙级以上。
计算机等级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参加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获得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
职业(从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至少获得一项职业技能证书。
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初级会计证书(鼓励)
(四)学分要求
1、学生毕业需修满144学分,其中必修课130学分;选修课14学分。
2、推行学分奖励制。学生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计2学分、公开发表其他文章计1学分;申请立项省级以上、市级、院级科研课题分别计4、3、2学分;获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分别计6、2、2学分;
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按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分别计2、3、4、6学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计4学分。
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等,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6、5、4学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4、3、2学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2、1.5、1学分;由行业协会等主办的,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5、4、3学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3、2、1学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1.5、1、0.5学分。获院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1、0.5、0.2学分。
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省级第一、二、三名分别计4、3、2学分,第四、五、六名计1学分;市级第一、二、三名分别计2、1.5、1学分,第四、五、六名计0.5学分;获院级第一、二、三名分别计1、0.5、0.2学分;
学生参加书法、舞蹈、文艺演出、演讲、朗诵等比赛,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5、4、3学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3、2、1学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1.5、1、0.5学分。获院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1、0.5、0.2学分。
各类技能竞赛和各类比赛,同一项目分别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并获奖的,按最高获奖等次计学分,不重复计算。
学生参加由学院和系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文艺汇演等,以30个课时为1学分。学生自主创业,每个项目计4学分。
3、 学分认定。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由任课教师根据考核成绩认定后报学生所在系和教务处;学生职业资格证、技能竞赛、体育比赛、创业项目等的学分由所在系认定,报教务处审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文艺汇演及演讲、书法等比赛的学分由所在系认定,报学生处审批;学生发表论文(文章)、获取专利、科研立项的学分由所在系认定,报研发办审批。
4、学分替代。 学生获得技能竞赛等奖励学分,可以替代一门考试不合格的必修课学分,也可以选择替换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学分;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专利、科研课题、自主创业等奖励学分,可以替代专业选修课及公共选修课学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文艺汇演等取得的学分以及公开发表非专业文章、体育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获得的奖励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奖励学分可以替代规定范围内上学期考试不及格的课程学分,也可以免修下学期选修课的学分,但累计最高可替代本专业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规定学分的50%。专业必修课学分与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可跨类代替。奖励学分除替代课程学分以外的学分可记入学生学业成绩档案。
5、学生进行学分替代,需填写《学分替代申请表》,并提供获得奖励学分的依据和材料,由系汇总审核后,报教务处审批。